哎呀,分配材料费用的会计分录这事儿,真的是又重要又容易让人头大!咱们先来说说这基本的原理。在企业里,材料费用分配那可是成本核算的关键一步,把不同用途的材料费用准确分配,才能算出产品成本到底是多少。
一般来说,分配材料费用时,会根据材料的用途不同,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。如果是生产产品直接耗用的材料,那就得计入“生产成本”科目。比如一家家具厂,生产桌子用的木材,这木材费用就得计入“生产成本——桌子”。假设本月生产桌子领用了价值 5000 元的木材,那会计分录就是:借:生产成本——桌子 5000,贷:原材料——木材 5000。
要是车间一般耗用的材料,像车间里打扫卫生用的清洁用品,这就不能直接算到产品成本里,而是要计入“制造费用”。比如车间领用了价值 300 元的清洁用品,会计分录就是:借:制造费用 300,贷:原材料——清洁用品 300。
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材料呢,就得计入“管理费用”。就拿公司办公室用的打印纸来说,假设本月办公室领用了价值 200 元的打印纸,会计分录就是:借:管理费用 200,贷:原材料——打印纸 200。
销售部门耗用的材料,要计入“销售费用”。比如销售部门为了展示产品用的展示架,价值 800 元,会计分录就是:借:销售费用 800,贷:原材料——展示架 800。
在实际分配材料费用的时候,还得注意分配方法。常用的有定额耗用量比例法、重量比例法等。就说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吧,比如一家服装厂,生产 A、B 两种衣服,A 衣服定额耗用量是 100 米布,B 衣服定额耗用量是 200 米布,本月总共领用了 3000 米布,成本是 60000 元。那分配率就是 60000÷(100 + 200)=200 元/米。A 衣服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就是 100×200 = 20000 元,会计分录就是:借:生产成本——A 衣服 20000,贷:原材料 20000;B 衣服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就是 200×200 = 40000 元,会计分录就是:借:生产成本——B 衣服 40000,贷:原材料 40000。真的是一点儿都不能马虎,不然成本算错了,那后续的决策可就全乱套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