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生产成本结转到什么会计科目?这事儿很多人稀里糊涂的,真让人上火!下面咱就好好唠唠。
一般情况下,农业生产成本主要会结转到“农产品”“消耗性生物资产”“生产性生物资产”等科目。先说结转到“农产品”科目,当农业生产活动完成,收获的农产品可以对外销售了,就把农业生产成本转到“农产品”里。比如说老王种了一片小麦,从耕地、播种、施肥到收割,这期间投入的种子费、化肥费、人工费用等都计入农业生产成本。等小麦收割完成,这些成本就结转到“农产品——小麦”科目。之后老王把小麦卖出去,再从“农产品——小麦”转到“主营业务成本”核算利润。要是没转对,利润核算就会出错,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!
再说说结转到“消耗性生物资产”科目。消耗性生物资产是为了出售或在将来收获农产品而持有的生物资产。像小李养了一批肉鸡,在肉鸡生长过程中发生的饲料费、疫苗费、养殖人员工资等都计入农业生产成本。在肉鸡达到可以出售的状态前,农业生产成本要结转到“消耗性生物资产——肉鸡”。等肉鸡可以卖了,再把“消耗性生物资产——肉鸡”转到“主营业务成本”。要是不按这个流程走,资产和成本的核算就乱套了,账都没法看。
最后是结转到“生产性生物资产”科目。生产性生物资产是为产出农产品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,比如果园里的果树。老张种了一片苹果树,在苹果树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(开始结果)前,发生的成本计入农业生产成本。等苹果树可以结果了,就把农业生产成本结转到“生产性生物资产——苹果树”。之后按规定对“生产性生物资产——苹果树”进行折旧等处理。要是不这样做,资产价值和成本计算不准确,企业的财务状况反映得就不真实,这不是坑自己嘛!
所以啊,农业生产成本该结转到哪个科目,一定要搞清楚,按照规定来,不然财务核算乱七八糟,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。